国创

国家级创新实验实践训练计划(简称:国创)

一、简介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是本科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题设计、独立组织实施的。项目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注重“研究过程”而非“研究成果”,其主要是以项目为载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严格遵循“强调兴趣、突出重点、鼓励创新、注重实效”的原则,按照“公开立项、自由申报、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程序,重点资助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

二、报名条件
       1. 参与对象
       同济大学国家级创新活动计划申报面向全校各专业,申报对象主要为全日制在读本科生(主要为四年制大一、大二的学生,五年制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且未参加过往届国家、国家大学生创新性活动计划项目和SITP项目
       2. 参与方法
      (1)每个项目组参研学生人数最多为3人,鼓励跨专业联合申报;
      (2)每个项目需有指导教师1名,指导教师为同济大学在职职工,职称为副教授及以上;
      (3)项目研究周期为2年,起讫时间为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可以申请1年提前结题。
三、流程
       1. 申报项目的类别
       (1)科技发明制作类(提交实物或模型和设计报告)具有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并具有相对独立和完整性的科技作品、实验装置或模型。
       (2)软件类(提交软件和设计报告)具有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的各类应用软件或对各类实验室的管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具有创新性的建议和改进(应提交相关论文实验方法和步骤)。
       (3)艺术作品类(提交作品实物和设计报告)具有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的工艺作品。
       (4)社会调查类(提交相关调查数据及论文)对社会热点进行深入调查,完成一篇具创新思想或方法的调查报告或论文(8000字以上)。
       2. 项目评审
       (1) 创新训练项目由各创新分俱乐部对学生提交的项目申请书进行汇总并预审,预审标准由同济大学学生创新俱乐部提供。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由同济大学学生创新俱乐部对学生提交的项目申请书进行汇总并预审。
       (2) 创新训练项目由各创新分俱乐部组织专家进行立项答辩,按照答辩成绩对申报项目进行排序。跨学科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由同济大学学生创新俱乐部组织专家进行立项答辩。
       (3) 各创新分俱乐部将排序后的创新训练项目汇总报及签章后的各项目申请书(2份)提交至同济大学学生创新总俱乐部,由学术组审核并进行全校答辩后确定获准立项项目名单草案并公示,公示期满后,最终确定各获准立项目。
       3. 项目运作及检查
       (1)项目申报成功后,本组同学即可开始操作实验,学院会定期进行检查,主要为监督项目进度。
       (2)在一年后学校将进行中期检查,需要填写表格并汇报项目进行成果及预期效果,同时进行第一批报销,可报销40%。
       4. 结题
       项目正常进行2年后进行结题,需要进行结题答辩并上交相关结题报告及资料,结题过程中分两次进行报销,第一次报销项目费用40%,结题成功后可继续报销项目经费20%。
       (1)答辩:统一进行,如果项目太多可以分组进行,再挑选每组优秀项目进行第二轮统一答辩。结题答辩的个人展示时间要比申请时的答辩长;
       (2)结题报告:以书面形式提交,管理小组的工作就是帮助他们顺利提交报告,顺利结题;
       (3)结题资料(结题报告、总结、成果汇编、光盘等资料),按要求上交结题资料;
       (4)对于未能按期结题的项目,上交延期申请或是项目终止申请。

四、课题调整
       同同济大学创新实验实践训练计划中的具体要求。
五、经费报销
       基金委设立本科生创新实践基金,对上创课题进行经费资助。课题申请人在填写立项申请表时,可根据工作需要提出合理经费申请,注明具体申请金额(最高金额不 能超过10000元),一般上海市对每个项目资助一万元,并由学校将经费卡发至学生项目负责人,由学生负责人或指导教师保管,经费使用要与指导教师共同商量。
经费报销具体流程:
      (1)上海创新实验项目周期是二年,各课题经费经校方审核后,将经费分三期下拨给各学院。中期评审后通过审核的课题可以报销一部分费用,终期评审后通过审核的课题继续报销剩下的费用。一般可以报销的经费类别为:实验耗材(详单)、测试化验加工费、差旅费等。
      (2)各课题组携相关发票按学校科技活动报销细则,由学生自行到财务处报销。
六、奖励措施
      1. 项目成功结题会获得项目结题证书,同时项目所有成员将分配创新学分
      2. 优秀项目可参与评奖:校优秀项目等
      3. 优秀项目推荐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论坛
      4. 优秀项目(发表文章、申请专利)免试推荐研究生
备注:
       通过创新项目保送免试研究生的项目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或更多:参加过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论坛;该项目参加过省部级以上的项目展示或 公开大会学术交流;该项目发表过全国性期刊论文;工科类项目有自己的项目作品,并且参加过省市级以上的作品展示或比赛;项目参加过其他各类省部级及以上学 科竞赛,并且获得一定的奖励;项目参加过由全国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学术活动;项目申请到国家专利;其他与上述级别相当的各类学术活动。
       通过创新项目保送免试研究生需提交的申请材料:(1)同济大学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可到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下载),同时递交书面与电 子版表格,1份。(2)同济大学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个人陈述,1份。(3)同济大学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信,2份。(4) 本科阶段成绩单,1份,须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复印件)。(5)国家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合格证书复印件,1份。(6) 各类获奖证明或证书;各类实践活动经历证明;体现自身研究水平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工作效果等材料。
七、联系方式
       同济大学教务处实践科:瑞安楼六楼
       同济大学学生创新总俱乐部:土木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环境学院学术部&环境学院创新俱乐部
       人人主页:同济环境团学联学术CLUB

同济大学环境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分享至: